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是从诺曼底登陆与德国部队溃退出苏联境内开始,盟军以坚决彻底的消灭法西斯为目标展开的战略大反攻,此时的德国法西斯已经是日薄西山,再无回天之力,但是希特勒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或者说他自始至终还沉醉于二战前期的战绩中无法自拔,盟军已经兵临城下,他竟然还幻想着通过一场战役来一举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
阿登战役正是发生于这样的情况之下,按苏德战场上的大兵团作战规模来看,阿登战役并不能算是一场大的战役,仅从战争双方的作战兵力上来看就很说明问题,当时的盟军参战兵力为70万人,而德国兵力仅仅只有27.5万人,这已经不是德国侵略其他国家的时候了,盟军即将打进德国本土,是德国的防御战,而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军竟然只有区区不到30万的兵力迎击庞大的盟军部队,可想而知,德国已经无兵可用了。
展开剩余72%阿登战役发生在比利时东南、卢森堡北部和法国东北部的阿登森林,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场战斗还是德国率先向盟军发起的进攻,要知道这是保卫德国本土最后一道防线了,可见当时的德国虽然已经损失大部分兵力,但依然狂妄自大。
在战斗刚刚打响的时候,大部分德国士兵还认为会重现战争初期席卷英法联军的好戏,当时德国已经被盟军包围,而只有阿登地区,希特勒错误的认为,这里英法联军防守薄弱,这里将是德国大反攻的黄金位置,1944年12月16日,德国率先向阿登地区的盟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如希特勒料想的一样,美军在阿登地区仅仅部署了四个师的兵力,17日,美军第106师和第28师防守的阵地被德国军队突破,美军两个团被迫投降,德军从突破口向外纵深百余公里,形成了突出部。
面对德军的突围进攻,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大惊失色,急调大量部队对德军进行反突围作战,至24日,盟军已有24个师越60万人参加了战斗,在兵力方面,盟军已经几倍于德军,随着天气的逐步变好,美英的空军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德国在兵力不够的情况下,不得已向东撤退,一直退回到了德国边境。
此时,希特勒的独断专行已经令很多德国将领深感不满,他甚至因为意见不合罢免了曼斯坦因,他依旧坚持自己的主见,试图在盟军防御圈上寻找到突破口,为了补充兵源,他甚至把16岁的德国少年推向战场。
12月16日,德军第7、第6、第5三个装甲集团军兵分三路,对位于阿登地区的盟军进行了突围作战,而且来势凶猛,具有巨大兵力优势的盟军竟然再次吃亏,17日,美军106师两个团的7000多人又被围投降,1944年12月25日,德国第二装甲师和美军第二装甲师在塞勒斯展开了决战,德军损失了2500人,坦克全部被毁。
然而不得不说,德国人的战斗意识那绝对是非常强的,在兵力和武器装备方面都占尽优势的盟军竟然没有占到便宜,照这样下去,德军势必将重拾东山再起的信心,丘吉尔向斯大林求援,苏联军队在东线提前8天发起了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希特勒迫不得已把阿登战役的6个预备装甲师调往东线,英美联军压力大减,对德军展开了最大规模的战斗,最终,以德军撤回到了战役前的驻守位置,阿登战役以战役双方伤亡20万人的代价结束。
发布于:天津市